哈囉~我是阿透,2021年也進入尾聲了
不知道大家今年過得怎麼樣?
我12月初的時候終於湊齊電腦零件
沒錯!我從零到完整自己裝了一台桌上型電腦
以下統稱桌機,這篇文章蠻有紀念價值
跟你們分享一下我配置電腦設備時的思路
以下會講到我的使用需求、購買的價格
以及我為何選擇這些零件與廠家
文章最下方會有一些我參考的Youtuber連結資訊
感謝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造福像我這樣的電腦小白
也感謝各Youtuber的分享!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給從來沒有自己組裝過電腦
跟我一樣對於電腦軟體有一點基本概念
對硬體卻一竅不通的人
如果有更好的建議等等的都歡迎留言給我喔!
我的筆電主要功能是什麼?
為何有了筆電還要配置一台桌機?
這台桌機主要拿來做什麼?
我使用電腦主要的功能是寫文章
在組裝這台桌機之前我使用的是ASUS E410M 特仕版
特仕版有點類似客製化的概念
我這個案件就是加裝500GB SSD(固態硬碟)
當時選擇特仕版的價格有打九折,覺得很划算就買了
第一次用自己打工的錢買到的用起來特別有Feel~
這台華碩推出的14吋輕薄文書筆電重量只有1公斤左右
無論是趟在床上還是隨身攜帶都是很友善的尺寸
ASUS E410M屬於輕薄型文書筆電
魔獸世界、LOL這類型需要電腦大量運算校能的遊戲
基本上文書級的筆電都是無法遊玩
我最大的需求就是看片、寫文章跟調整Youtube使用者後台
所以對我來說功能十分足夠
ASUS E410M的使用心得之後我寫文分享,可以期待一下!
先分享一下一台桌機必須要有的硬體配件
此文章只會分享硬體設備,根據我的使用習慣
軟體可能要一段時間之後才有可能寫文、拍成影片分享
一台桌機需要有什麼硬體配件?
配件各自的功能是什麼?
我不會說「組裝一台桌機很簡單」
因為在不清楚每一樣配件是什麼功能、如何組裝的前提之下
看起來真的是爆炸難,我自己也是裝到快要哭出來才搞懂
我能保證的是電腦順利開機之後看到Bios畫面的那一刻
真的是感動到哭出來!
分享每一樣零件功能的同時會加入我自己購買的零件
包含產品品牌、型號與購入原因、價格
我購入的價格總價都是分期付款的價格
想必會比市面上常見價位高上一些
應該都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購入,講一下讓你們知道!
以下是桌機需要的硬體配件
主機板 = 電腦的骨架
所有主機裡的硬件都需要插上去才能運作
要插拔主機板上硬件之前一定要關閉電腦電源
並且將電供的電線拔掉不然會被電到
電腦的電流不會很強但是電到的感覺很酥麻
沒錯,我就不信邪就被電到了,比插座電到的感覺微弱一點
雖然不會痛但是會有一點嚇到,有點微妙~~
主機板最常見的三個尺寸:
ATX、MicroATX ( mATX )、ITX
大小由右至左,我買的主機板是ATX
大的主機殼大多可以支援所有主機板的大小
小的主機殼就無法支援放大的主機板
這個部分主機殼都有寫可以容納的主機板大小
我購入的主機板
ASUS 華碩 PRIME-B550M-A/WIFI 主機板
價格:台幣3458元
我買這塊主機板是因為擴充性不錯
總共可以放四條記憶體,最高支援128GB記憶體
有內建無線網卡也有內建藍芽
有「內建藍牙」是我組好電腦才發現的
印象中官網並沒有特別寫到有沒有內建藍牙
也可能是我沒有看仔細,蠻驚喜的
害我藍芽接收器白買了xdd
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跟我一樣用藍牙滑鼠鍵盤
滑鼠跟鍵盤的接收器要插在主機前面
才不會影響到主機板本身的無線網卡跟藍牙的訊號喔
我有發現如果插在主機後板會有鍵盤滑鼠卡頓的問題
插在主機前面的面板上就不會卡頓了
不過基本還是因為Huan推薦了這塊主機板啦
反正我相信他!
這塊主機板有一點很特別,電腦開機後進入到桌面
系統會偵測到主機板本身的驅動程式
這個程式可以監測電腦風扇運轉速度/模式、
核心的溫度、每一個硬碟的運作狀況與一些個人化設定
不得不說這個驅動程式的頁面看起來低調中帶點高級
非常厲害的樣子,實在是賞心悅目
在畫面乾淨整齊、高質感的前提之下
所有基礎監督電腦運作效能的介面與顯示方式
連我這樣的電腦小白都可以很快理解整體狀況!
這個是主機板附的無線網卡天線
不知道沒插上會怎樣所以我就插上主機了
如果像我一樣因為一開始沒設定好而重灌作業系統
不小心把主機板預設的驅動程式下載選項按掉
可以到ASUS華碩的官網下載驅動程式
華碩官網下載中心:https://tinyurl.com/y6c7kta6
主機殼 = 電腦的皮膚
我有看過極少數人是不用主機殼
不過一般大眾使用電腦都是需要主機殼
主機殼主要的功能就是保護主機內部零件
減少灰塵與小蟲入侵的可能性,還有減少被主機板電到的機會
基本上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子跟基本功能就行
只是文書處理,例如寫文章或者做簡報、
看影片、偶爾剪輯1080p短片的話
選擇有後置風扇與側邊的通風口的基本主機殼即可
一般價位都在台幣1000元以內就能買到
我爸最近才換下來的主機也只有一個後置風扇與側邊的通風口
16GB記憶體跑遊戲也是綽綽有餘
外殼微溫,偶爾卡頓,看影片什麼的綽綽有餘
如果是跟我一樣需要剪輯1080p長片、
有大量輸出輸入影片與圖片、照片
偶爾玩玩遊戲需求的人可以選擇價位在台幣1000 ~ 3000元
這個價位的主機殼基本可以兼顧基礎文書處理與中度使用需求
同時有更加多元絢麗的外殼可以選擇
如果有影片剪輯需求基本上建議主機殼的前後上下都有出風口
有可以裝風扇的地方都要裝上風扇
CPU有內附風扇的也裝上,沒有的話也可以在網上找風扇裝上
主機殼通常會寫有能夠安裝的風扇尺寸
市面上常見的風扇:12cm / 14cm / 20cm
中高階的核心會比低階的核心運作時發熱溫度要高
主機內散熱不良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腦效能
我購入的主機殼
aibo合金彈頭 USB3.0 3發光風扇遊戲機殼(玻璃側板)
價格:台幣1464元
台幣1000元以內就可以買到主機殼
我看主機殼會在意的是:是否方便清理、通風口
可以裝風扇的地方夠不夠多、外型帥不帥(欸)
最初我想要配一台全白的主機
後來又覺得黑色的主機殼和藍色的光才是真愛
最近有很多廠商紛紛推出有玻璃側板的主機殼
一開始我有些牴觸,因為金屬網板不是感覺更能散熱嗎?
後來抱著玻璃信仰我買了有玻璃側板的主機殼
才發現只要主機殼的前後上下有做好能放風扇的空間
其實玻璃側板也是很香的
這幾天使用下來玻璃側板也沒有造成主機內通風不良
主機內配置的三個前置風扇吹出來的風涼涼的
藍色的燈光又很高級,整個看起來就是很爽~
用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
這款主機有附三個已經安裝好的前置風扇
發著藍色的光比網頁上看起來更高級
主機上方有預留裝兩個風扇的空間
主機後方也可以裝一個散熱風扇
下面這張有白光的風扇是我自己裝的
只是我太粗暴把主機前置USB插頭插壞了
不知道是因為新主機殼的USB插頭這麼緊是正常的
還是我真的太粗魯了?
改天換掉或者用USB延長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
其他篇在這裡喔↓
Part02:CPU與記憶體、電源供應器_https://tinyurl.com/y39wqaqg
Part03:硬碟SSD or HDD?_https://tinyurl.com/y67upvj4
Part04:螢幕選擇與鍵盤滑鼠、超高CP值音響_https://tinyurl.com/yxk25wyu